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氢能生产和消费国。2022年3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制定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正式出台,明确了氢能的总体战略定位——“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氢能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氢能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重点发展方向。”《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提出,到2025年上海将形成“南北两基地、东西三高地”的氢能产业空间布局,并打造“西氢东送”长江氢能走廊。永利集团3044官网欢迎您专业团队深耕氢能科研应用领域数十载,不断开拓创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专家观点
8月15日,恰逢我国首个全国生态日,“绿动全球,氢启未来”:永利集团3044官网欢迎您绿氢产融发展论坛暨绿氢产融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在永利集团3044官网欢迎您长宁校区成功举办。200余位“绿氢”领域知名专家和学者共赴盛会,畅论“绿氢”未来发展前景。
中国工程院院士、永利集团3044官网欢迎您氢科学中心主任丁文江提出:
1、镁是可用的储氢密度最高的金属材料,在能源、医学和农业领域的创新应用优势显著。2000年以来,永利集团3044官网欢迎您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凝聚了300多人的研发团队,攻克了镁合金强度低、耐热差、寿命短三大瓶颈,使镁在我国新一代“大国重器”研制计划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实现了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工程化和技术转移的良性互动。
2、2019年上海交大成立氢科学中心,致力于氢科学领域的前瞻性基础研究,攻克了镁基储氢材料低成本批量化制备技术,研发了全球领先的固态储氢技术,常温常压下实现与液氢相当的储氢密度,使氢能源兼具了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
3、镁在氢能领域有三大应用:一是镁材料与新能源汽车轻量化,二是镁材料与氢气净化储运一体化,三是镁材料与氢能源动力系统。“轻氢之镁”历经了40年的创新栽培,未来还将在国防军工、交通工具、生物医药、能源环境、绿色农业和更多未知领域大有可为。
原国务院参事、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局长徐锭明提出:
1、氢能将成为一种主体能源,氢能将成为一种基础能源,氢能将是新电力系统的枢纽,氢能将是能源互联网的枢纽。
2、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一靠氢能,二靠储能,三靠智能。未来的新型电力系统,碳中和是标志,分布式是基础,数字化是经络,智慧化是共享。
3、他针对绿氢的绿色化和数字化发展进行了深入解读,并呼吁企业提升绿色转型能力和绿色技术创新应用,推动数字化能力建设,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教育部长江学者、上海交大特聘教授、永利集团3044官网欢迎您院长、全球创新研究院院长胡洁提出:
1、他以第一个“双碳板块”院长工程为例,诠释了完整版的4.0解决方案:双碳金课体系、面向产业的双碳咨询、零碳园区系统设计白皮书与智库、智慧零碳园区样板间与全球范式,以及“双碳板块”接下来的规划和展望。
2、从产业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设计创新四个维度,他给出了“绿氢板块”院长工程的规划。
3、他倡议通过产融结合和产教融合,依托永利集团3044官网欢迎您在绿氢领域的研究优势,汇聚绿氢供给侧与需求侧全链条资源平台,打造东西部新能源产业融合中心,形成绿氢产业发展的智库,最终构建全球绿氢产融创新解决方案。
申能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宋雪枫提出:
1、申能集团锚定“双碳”目标,承担起发展氢能产业的时代使命,与交大科研团队的合作成果丰硕,并制定了氢能发展的“三纵三横”战略,推动行业加快由导入期向产业化发展。
2、降本增效是新能源行业发展的永恒主题,申能集团整合资源建设了上海氢能基地、建设省外氢能产业链应用一体化基地,以及多措并举打造氢能多场景应用,希望能实现氢能应用完整商业闭环。
3、能源转型需要建立、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同时也催生了大量的投融资机会,金融行业通过为高碳经济活动向低碳转型提供融资,在保证产能和实体经济增长的同时降低碳排放,最终实现对绿色金融的有效补位。
教育部长江学者、上海交大特聘教授、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助理、上海氢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易培云提出:
1、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比例大,碳排放量高,未来碳税将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需统筹化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打通“源-网-荷-储”关键环节,逐步实现能源转型,而氢能正是能源转型的纽带,必将成为我国能源战略重要组成部分。
3、过去五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以氢能与燃料电池为例,目前已突破全球单堆功率最大的300kW电堆的制造技术和装备瓶颈,全国已有16000余家企业从事该领域,打通了“制-储-运-加-用”的氢能全场景,未来可能成为继光伏、锂电后的又一万亿级新赛道。
新疆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头屯河区人民政府特派代表查新明副主席提出:
1、新疆代表着中国西部最广阔的绿电资源潜力,拥有大规模的光伏和风力资源开发。发展绿氢产业是新疆乃至全国的重大产业战略选择。
2、新疆以绿电和绿氢为主体的能源绿色载体,沿着绿色零碳、绿色产业管道,向东部可以输出丰富的绿色能源、满足产业减碳和绿色能源需求,向西则沿着中欧“绿色新干线”,积极应对欧洲10月1日开始的CBAM,把中国绿色汇入欧洲的产业集群,将成为未来全球碳中和的中国绿色解决方案。
3、新疆绿电资源潜力广阔,绿氢产融研究中心和新疆绿氢产业创新研究院的“双中心”驱动模式,将形成完整的产业应用链、企业链和产品服务链,构建沪疆两地绿氢产业创新解决方案,把新疆乌鲁木齐和上海打造成为海上通道和中欧陆上绿色通道的桥头堡城市。
交大力量
永利集团3044官网欢迎您在氢战略技术的研发上始终走在国家的前沿行列,在氢产业的技术研发上拥有领先的优势和突出的人才积累。丁文江院士领衔的永利集团3044官网欢迎您氢科学中心,在采用镁基固态储氢技术上取得多项突破,为解决氢能利用中的储存运输难题提供了建设性方案,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而以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章俊良、易培云等为代表的专家教授在氢燃料电池上取得的突破性技术,获得了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上海市技术发明奖特等奖等奖励肯定。
上海交大全球创新研究院绿氢产融研究中心,由永利集团3044官网欢迎您,联合上海能源环境交易所、上海市高效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新疆新能源集团等机构在新疆联合发起设立。中心依托交大能源领域前沿创新应用优势,汇聚绿氢供给侧与需求侧全链条资源平台,提供培训、咨询、智库、解决方案一体化服务,助力企业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推动国家绿氢产业原始创新能力和相关产业技术进步。
中心发布了《绿氢产融创新课题招募计划》,包括四大课题:打造西部地区绿氢产业集聚和创新生态的案例研究;打造东西部的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战略研究;全球创新背景下产业绿色创新与产融创新策略研究;智能时代的中小企业绿色创新与技术转型策略研究。
1. 打造西部地区绿氢产业集聚和创新生态的案例研究
中国目前有各类产业园区15000多个,园区的产出对中国经济的贡献度达到30%以上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应用侧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效提升、碳捕集等减碳路径,预计到2050年全国园区可减碳约20亿吨。
西部地区有清洁能源天然的资源优势,存在产业转移发展良好的基础,在双碳目标下,通过研究差异化承接产业转移,打造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零碳园区而如何科学合理制定双碳行动方案,最终实现不同类型的碳中和园区示范案例,梳理碳中和园区相关概念、碳中和体系及20个案例,为园区碳中和提供思路和方法。
2. 打造东西部的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战略研究
数字经济是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作为新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发展具有放大、叠加和倍增作用,能够有效提升实体经济的质效水平。
本课题研究东西部的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模式和逻辑,论证数字经济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和基本路径,提出健全东西部高质量融合发展工作推进机制、政策协调机制,并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人才建设提出可持续发展建议。
3. 全球创新背景下产业绿色创新与产融创新策略研究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和美国的清洁竞争法案(CCA)会相继立法出台,将对中国的钢铁、铝、化肥、水泥、电力等行业以及向欧美出口这些产品的企业产生重大影响,对企业来说既是挑战同时也面临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机遇。
本课题研究企业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双碳政策趋势,建立有效的企业碳排放盘查机制和碳溯源数字化平台;其次探讨企业如何提升员工意识,建立健全的企业环保文化和价值观,如何制定企业减排措施,优化企业碳资产配置,降低碳排放成本;最后,提出企业如何积极利用绿色低碳技术和绿色金融工具,减轻企业碳边税的影响,为企业创造新的商机和竞争优势的建议。
4. 智能时代的中小企业绿色创新与技术转型策略研究
本研究以提升中小企业绿色转型能力,支持中小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应用,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能力建设,促进中小企业资金来源多样化,帮助中小企业应对市场风险和环境风险等等方面,为中小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基本路径和策略。
中心将聚焦绿氢产业链纵深服务,面向地方政府、产业园区、孵化器和社区提供绿氢创新解决方案,积极开展绿氢相关的专业咨询、智库研究、产业规划、技能培养、人才培训;为创业与创新人才,提供产业化咨询、中介搭桥、政策对接、园区落地等产业化服务;为企业提供技术和知识产权支持、人才引入、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优惠政策享受推荐等配套与升级服务。
中心将以氢科技领域的前沿创新产业技术和绿色金融,结合新疆绿氢产业资源和经济优势,汇聚绿氢供给侧与需求侧全链条资源平台,为新疆提供新能源领域管理人才、氢科技技术转换、氢产业发展智库、绿氢产业园区和绿氢产业经济和金融等一体化服务,将新疆生态价值发挥出来,助力新疆成为中国最大的绿氢基地。
中心将借中国氢能产业的远大发展潮流,与绿氢行业的创业者们并肩作战,结合发展方向成立产业融合大联盟,集产业规划、产融结合、产业科研、产教融合、产城融合五大板块,打通产业链要素,协同产业融合,优化产业效率,构建产业协同,实现产业升级。